最新网址:bi xiasheng hua.c o m 第一天初次接触,就让陈钧体会到了阅兵训练的困难。

但再难受,总有结束的时候啊。

将近十点,陈钧的眼睛都要被头顶的灯给照花的时候。

教员郭鹏终于拍了拍双手:“好了,解散。”

“同志们记住这个站位,接下来一周的时间,只要到集训就必须第一时间过来集合。”

解散的指令下达。

刚刚还练眼功的众人,统一动作,统一标准的抬手捂住双眼,做些类似眼保健操类的缓解动作。

虽说两个小时的训练,也不是一直都看着灯,中场会不停的变换目标。

可类似的训练,以前很多人都没怎么接触过,头回碰到这种要求,加上场合过于严肃,整场下来呼吸都是小口小口的送。

能不累嘛。

陈钧揉着干涩的双眼,一直到揉出“噗嗤噗嗤”的水声,才感觉好受了一些。

他随即转头看向楚鸿飞:“今天训练算是结束了吧?”

可能是觉得陈钧有些不适应这种训练,楚鸿飞整得还挺惊讶:“怎么,你小子也有抗不住的时候啊。”

“慢慢适应,这才刚开始,明天估计会更难。”

陈钧闻言笑了笑也没回应,他心里却在想着这玩意有啥适应不适应的?

只要不是钛合金眼珠子,谁盯着灯,顺带着被练眼两个小时,都会不太舒服啊。

他是想趁着这会功夫赶紧洗漱,往床上一躺,干脆睡觉得了。

结果陈钧还没接话。

旁边适应了半天的周炎,他倒是眨巴着双眼,抬手指向西食堂的方向,说道:“明天难不难,那就明天再说,走吧,先去食堂吃饭吧。”

吃饭?!!

陈钧神情怔了怔:“吃什么饭?”

话问出后,陈钧才注意到他们这一队人不止周炎,很多队员经过短暂的休息后,都开始朝着食堂的方向走。

阅兵训练基地的食堂和宿舍区不在同一个方向,占地面积太大了。

很容易就能看出人流汇聚的方向,并不是刚才过来的食堂方位。

陈钧是今天刚过来,对于训练基地很多规则并不清楚。

就拿阅兵训练来说吧。

这里在集训方面苦是真的苦,可享受方面那也是当仁不让啊。

整個基地里面安排有大批量的后勤人员,别的啥事不干,就专门负责每天上午和下午,一趟一趟的从宿舍里面收走要洗的衣物。

洗完之后晾干,还会再送回来。

除了洗衣服不用自己干之外,吃饭更是按照国旗护卫队的标准,一天五餐,只管吃就行。

什么刷盘子打扫卫生,一律不用训练的人员动手。

标准就是高热量高蛋白食物,随便吃随便造,当然享受的同时,那就是高强度的训练压力。

陈钧这才刚刚过来,学员方队在训练方面还没有成型,压力自然没那么大。

但其他方队,人家都已经进入后阶段冲刺了,基本上可以说是从早上起床,到晚上趴床上睡觉,除了上厕所洗漱,食堂吃饭这些必须自己干的事之外。

其他能够代劳的,全部都交给后勤来负责。

陈钧刚来这边不懂。

但楚鸿飞他们昨天就来了,并且参加过大会,对阅兵村的一些规则较为熟悉。

听周炎解释一遍为啥现在还有饭吃之后。

陈钧这才恍然的咂了咂舌。

一日四餐他知道,突击队有时候加强训练就有这种安排。

可一日五餐,还真是头回听说了。

既然有这种规定,并且人家都去吃了,陈钧自然不会扭捏啊。

他是一边在心里消化着“新规矩”带来的冲击,一边跟上两人去食堂吃饭。

等吃完从食堂出来。

再一次让陈钧认识到什么叫做卷。

这时候已经晚上十一点了,方队集合的情况的确是没再看到。

可远处路灯下,影影绰绰随处可见都是穿着军装加练的战士。

有人头顶着一块砖头站在那里,身躯犹如一杆标枪般,深深的扎在地上,一动不动。

有人在衣领上别着十公分长的钢针,在路灯的照耀下,钢针闪烁惨白的光芒,让参训的战士根本不敢低头。

因为刚针的针尖,对准的正是脖颈。

有人在并不闷热的夜晚,口中叼着藿香正气水的瓶子,在一步一步的踢着正步,每一次落地,马靴都仿佛要在地上砸出坑般。

锵锵有力。

也有人迎着灯站在下方练习眼功,还有人坐在地上脱掉鞋子,拿些碘酒在朝脚上抹,训练强度太高,脚已经被磨破了好几处。

这些都是好的,旁边还有几名战士脚已经肿的穿不上鞋子,正低着头在那里懊恼的无声痛哭。

因为穿不上鞋子,就注定会被淘汰,其他方队虽不会像学员方队这么严格,考核中犯错一次就被摘走号码牌。

可这种不可抗因素的存在,正式训练的方队里面不可能让少人,因为那样方队后面的人找不到标齐的地方,会影响整个排面和方队的训练。

类似的情况只能退出。

还有一些战士趴在地上,旁边的战友正拿着药膏往他肩膀上涂抹,陈钧只是从他们面前路过,看得并不真切。

却也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
这是白天烈阳太厉害了,枪背带晒的太烫,一直背着枪训练,肩膀被枪背带给烫伤了。

还是那种严重烫伤。

训练区加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,陈钧走了一路看了一路,始终沉默着没有说话。

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啊。

任何的荣誉都不是凭空得来的,能被选出来参加阅兵,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。

如果能凭借自己的努力,在阅兵的当天,让自己的身姿成为军绿色海洋中的一朵浪花。

对于军人来说,没有比这更让他们感觉到荣幸的了。

这就是军人。

陈钧看着别的方队都在训练,恍惚间也有些惭愧,因为他刚才想到了休息。

人嘛,总是在对比后,才会有种幡然醒悟的顿挫感。

这次阅兵的事,一直和雏鹰培养计划的事情,在他脑海中搅合到一起,导致到现在为止,他都没有拿出太多应对这次阅兵训练的积极性。

其实这也不怪他,陈钧接到过来阅兵村报道的消息,总共也才两天的时间。

从接到命令到这里集合,期间还有在学院把自己的工作和负责的事情全部给收尾。

能这么快投入到训练的状态,已经很不错了。

重新回到学员方队集合的地方,陈钧转头看了眼楚鸿飞,又看了看周炎。

他们三人又不是第一次合作,以前还因为陆院开学典礼的事,在一起练习过仪仗步。

虽说那种级别的典礼和阅兵大典没法比吧,但三人的默契都在啊。

皎洁的月光混合着灯光,撒在地面上,整个训练场景色依旧,没什么不同,只不过是多了三个同样加练的人。

“一二一,一二一”

“踏踏踏”

陈钧他们三人组认真的训练着,不再关注其他人,大家都在努力,都在朝着一个目标出发。

除了偶尔轮换着喊口号的声音,加练途中,他们三人没有再闲聊。

更没有发出其他的声音,既步调一致,又仿佛沉浸在自己的训练当中。

就这么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着。

眨眼的功夫,十二点到了,陈钧他们压根就没察觉到时间的流逝。

依然沉浸在训练当中。

训练场上刚刚还加练的人群慢慢离开,月朗星稀,整个基地开始变得安静。

只有狂躁的蛐蛐在那里不断嘶鸣。

也许是巧合,也许是上面的首长习惯这个时候过来视察。

刚过十二点,学员方队的领队林岑巩,和另一个领队转悠着来到训练场上。

和林岑巩搭档的领队名叫李韶光,两人的确是军事学院的人,平时也确实脾气不咋对付。

可不对付又怎么办?

上面这次把带学员方队的任务,交给了他们。

别说是那些队员需要练了,连他们自己也要练,并且还要比年轻的学员花费更多的时间,更多的精力。

毕竟年纪大了嘛。

加上身份地位不同,平时都没怎么在这方面练习过,突然接到上面的指令,两位领队压力甚至比队员还要大。

瞧见训练场上,还有三人再加练,林岑巩目光一凝:“那个433是陈钧吧?”

“哪个陈钧?”

李韶光转头望去:“这名字怎么熟悉呢。”

“不认识我还跟你介绍什么?”林岑巩没好气的斥责了一声,随后挺着腰板背着手离开。

其实陈钧没有认错这两个领队,而林岑巩和李韶光也都认识他。

只不过当时参加会议的时候,陈钧距离的太远,再加上他们没有沟通过,领队也只是知道当时有这么个人。

所以,就没往深处想。

这本来只是一次很普通的相遇,阅兵训练期间,加练的队员多不胜数,熬到后半夜的也不是没有。

陈钧这种给自己加练的行为,一开始并没有让两位领队注意到。

但陈钧可不是一天加练啊。

接下来在基地的两个月时间里,陈钧再一次收敛心神,成为了训练场上最勤奋的学员之一。

每天白天,在烈阳下,在暴雨中,在学员方队当中,训练最认真的人里面,陈钧也许不是唯一。

但他一定是在这个序列里面。

到了夜晚,星光相伴,风声作陪。

熬到深夜的依然是他。

很多时候楚鸿飞都熬不住,周炎也陪不了。

陈钧还是咬着牙,一直坚持。

两个月的时间里,他的八次周考核次次优异,号码牌也从最初的“433”,压下了所有方队学员的精英。

成功排到了“001”。

别人练的多,把脚底板给练出血泡,他稍微狠一点,把这些血泡给练没,练出茧子。

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偶然。

那些训练当中的痛苦,强行咽下去,加练当中的枯燥,乏味,疲惫,疼痛,也被陈钧权当做是进步最好的见证。

 |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.c o m;在这段时间,别的战士都是在玩命的训练,陈钧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不要命的加练。

每天就是整个基地里面睡得最晚,起的最早的战士。

刚开始楚鸿飞还能跟上,但后来慢慢的也跟不上了。

一天的坚持,可能顶多也就是心血来潮,算不到什么。

一周的坚持,也许只是一场作秀,或者说是一股脑的冲劲,等这个冲劲用完了,也就没有再坚持下去的动力。

可是,陈钧足足坚持了两个月。

这也导致整个阅兵训练基地,有不少首长都认识了他,毕竟,玩命加练的有不少。

但不要命练习的类型,属实是有些少见。

就因为这,别说是那些医务人员经常给陈钧体检,担心他出事。

就连上面的首长,也会时常安排人去关注。

也许阅兵基地内,能竖立起标杆的人有很多。

但能叫陈钧的,就这一个。

阅兵村的准备,逐渐进入到最后阶段。

陈钧以自己那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,始终坚持着去做他认定的事情。

楚鸿飞曾很笃定的猜他是,最初受到那些加练同志的影响,周炎则是认为陈钧性子就这样。

只要认定的事情,别人很难争得过他。

但不管怎么说,陈钧在这次集训中,仍然引起了不少的关注。

除了在阅兵村,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之外。

任谁也没想到的是,陈钧在另一个地方,也成为了传奇的人物。

那就是陆院的新训基地。

两个月过去了,何京,杨帆他们的集训早就结束,而作为大三毕业即将迎来大四的他们。

同样担任了带领新生的任务。

陈钧他们12届入校新训时,听到班长夸奖最多的,就是当时陆院最风光的学生会会长楚鸿飞。

可到了他们该带领新生的时候,楚鸿飞早已成为过去式。

跟陈钧同期的这帮学员,担任班长带领新生时。

好家伙,讲起陈钧的事迹,他们比那些新生还激动。

八月中旬新生刚到新训基地,训练都没开始几天呢,有些人连区队长都没记住叫什么,但绝对记住了陈钧的名字。

没办法啊,实在是太耀眼了。

新训期间第一次射击就是满环,还获得了嘉奖,新训没结束就荣获个人三等功。

以一人之力,强压两院尖子生,硬是压得所有尖子没脾气。

后来更是精武标兵,二等功,集体一等功,年度十大标兵,拿到手软。

新加入陆院的学生,就算他们再怎么不懂立功代表着什么,光听那一串立功的名号,也知道他们所有班长公认的那位学长。

有多厉害了。

后来陆院的领导知道这些事情后,干脆透露出陈钧在阅兵中的表现。

已经拿到了整个学员方队的001号。

这个消息代表着什么,很多新生不清楚,那些班长也没有解释。

但就在时间跨入九月,陆院即将再次和武院新生比拼的前几天。

京都大阅兵,也要开始了。

9月2号,陈钧他们在阅兵村做着最后上场的准备。

而陆院新生加上同届的班长,两千人却早已在学院领导的授意下,开始忙碌着布置学院的大礼堂。

9月3号阅兵,他们将在礼堂内,观看这次70年大阅兵的盛况。

这时候,哪怕是新学员都已经知道,明天的学院方队,最前排的擎旗手就是陈钧。

陆院有意推动这个消息,自然也就不是啥秘密。

新学员得到消息,内心一阵激动,觉得终于可以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学长了。

而同届的何京,杨帆他们,却是一阵唏嘘。

因为哪怕时隔三年,在这么多新生的眼里,陈钧还是传奇啊。

正如他们三年前一样。

(本章完)

最新网址:bi xiasheng hua.c o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