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bi xiasheng hua.c o m 大汉历十二年十月十五日,长安城,建章宫。

大汉一年一度的贤者会再次召开。

老朋友相聚,却让所有人唏嘘不已,今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太颠覆他们三观,以至于他们都觉得自己经历了一场战乱一般。

谁能想到大汉的盛世如同繁花著锦,烈火烹油的情况下,却会忽然浇下一盆冷水,直接把他们浇的透心凉。

要不是朝廷迅速有效地弄出了百亿基建计划,只怕今天很多人都会消失。

丞相萧何汇报大汉一年的成绩,大汉的财政收入让人意外不已,依旧超过了百万金,达到了122万金,比去年还增长了三万金,这还是在今年各郡县收入普遍降低的情况下。

贤者们怎么纷纷查看朝廷收入的数据,结果发现朝廷的税金减少了15万钱,但少府却收入暴涨,暴涨的来源主要来自两大块,一块是吕宋的铜矿,今年的吕宋同输入了一千五百万斤铜,两万斤白银,黄金三千金,这是一笔价值17亿钱的贵金金属。

说起来吕宋铜矿能增加的如此快,还是大汉朝廷改变了思路,让吕宋铜的输入量暴涨。

吕宋铜矿的品质非常高,但本地的冶炼技术却非常差,产能极其有限,后面赵高想到一个办法,直接把铜矿挖出来,经过简单的分拣后,直接装船运输到会稽郡,由会稽郡冶炼铸造成汉五铢钱,于是铜矿的产能就暴涨到原来的3倍。

可以说吕宋的贵金属输入,填补了大汉税收财政减少的空缺。

叔孙通感叹道:“南洋才是我大汉的钱袋子,大汉失去南洋后果简直不敢想象。”

这些年随着民间船队到达南洋的越来越多,香料的价格也是止不住的下跌,一直跌到了200钱左右一斤才止住,因为价格再低的话,商队去南洋收购香料就不划算。

当然这对大汉朝廷来说没什么损失,香料的价格虽然下跌了,但总量却提升了,香料的使用市场扩大了,沿海的鱼肉罐头大量使用廉价的香料,香料的市场总值扩大两倍。

而且船队去南洋不单单只运输香料,主要是开始运输南洋其他的特产,像大汉的诸侯在南阳开辟了棕榈田,棕榈油成为了船队去南洋必带的货物之一

现在铜锭又成为了南洋的特产之一,一个南洋为整个大汉提供了价值上百万金的财富,大汉朝廷直接收到的税金超过了30万金,关税一跃超过了纺织业,成为了大汉第二大的财政收入(第一是农业)。

伏生迟疑道:“但这也不够呀,半年之前的情况,朝廷即便是想借钱也借不到百万金。”

当初大汉朝廷拿出百万金来救市,轰动了天下,并且迅速扭转了经济危机的局面。

到了8月,除了纺织业还在处于产能过剩的情况下,钱庄行业受到纺织业的拖累倒闭成风,其他的行业已经恢复正常。

但对伏生这些人来说就很疑惑。大汉的财政收入非常高,田赋加税金接近两百万金,但大汉朝廷的开支也非常大。

增长最快的就是教育行业,大汉在推动村村有小学,县县有中学的政策,现在朝廷每年的投入达到20万金,可以说大汉一多半的财政增长都被教育吞噬了。

另外一小半则被医疗吞噬,大汉每年都要为边远郡县建设医馆,朝廷还定下了这些医馆的标准,有一年经验丰富的主治大夫,三名从医学院毕业的实习大夫,再配备6~10名护士。

修建医馆的标准是砖石结构,有10~20张病床,这样的一家标准医院,建设的费用是五十万到百万钱左右。

而大夫护士的俸禄则由大汉朝廷直接拨款,当地百姓的医药费为辅,大致上一间医馆,朝廷每年要支付的十五万钱到三十万钱左右。所以大汉在医疗上的开支非常大,而且每年以3万金的速度在增加。

大汉的财政即便是每年都在增长,但能结余的钱财大致是二十万金,每年的贤者会就是争取这一笔朝廷能活动控制的财政转移。

而现在吕宋的铜一年差不多增加了1,000万斤,一斤铜能铸造100枚五铢钱,1,000万斤即便不算成本,那也只有10亿钱,加上大汉每年的结余的,那也最多只有30亿钱,这百亿钱是哪里来的?

伏生仔细看了看财政增加的部分,倒吸一口冷气道:“今年朝廷重倭岛挖到二十万斤白银,黄金两万斤,这又是一个香料岛,难道海外到处都是宝藏之地。”

伏生他们也知道朝廷在倭岛挖到了白银矿,但他们只是以大汉的体量来估算倭岛的白银,陈国公也在南中找到了银矿铜矿,但每年挖出来的矿产价值不过2亿钱左右,加上炼制的成本,真正的收入大致也就几千万左右,这些钱全部用在蜀中交驰道建上面。

伏生他们想来倭岛的银矿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况,却没想到数量比他们想象的多了十几倍,这就完美的解释了朝廷的税金在下降,但总收入却在增加。

叔孙通感叹道:“陛下真是得天眷顾,一场滔天大祸就如此消弭于无形。”

像叔孙通这种最敬鬼神而远之的人,都认为天子真受神鬼的庇佑,要不然这怎么解释这天降的银矿铜矿,这分明就是上苍为这场灾害准备的。

但这哪里是什么得天的眷顾,而是徐凡在两三年前就开始做准备,毕竟在确定目标的寻找,比漫无目的的寻找,自然要高效的多。

其他的贤者们看到大汉朝廷的收入表也是差不多的情况。

曹性更是说道:“朝廷现在有接近三成的收入来自于海外,我们的舰队还是太少了,少到根本不能保护这些海外的领土。”

四周的贤者听到了曹性这话也纷纷点头,认可朝廷加大对海外的投入。

对大汉的贤者来说,海外就是财富之地,又是香料岛,又是铜矿,又是银矿,这还只是朝廷这几年找到的,要是多开发几座南洋的岛屿,谁知道这上面还有什么珍贵的宝物。

萧何没有理会下面议论的言语,在报完大汉朝廷的收入之后,再报这一年的开支。

今年大汉朝廷的开支是极其庞大的,直接暴涨了三分之一,开支高达280万金,远远超出了大汉的财政收入。

而后萧何向贤者解释这一百万金救市资金来源,其中有20万金是去年的结余,另外二十万金则是吕宋铜和倭岛银带来的财富,朝廷在超发了价值30万金的纸币,补充了流动性,填补了一部分财政的缺口,余下四十万金则是由钱庄的借贷。

最后这40万金是实实在在要偿还的债务,躲都没办法躲掉。

萧何脸色沉重道:“为了早日清偿这笔欠债,朝廷制定了一個清偿债务的计划。

40万金的欠债分4年偿还,朝廷和地方的郡县要压缩开支,朝廷承担六万金的债务,地方的郡县承担五万金债务,每年节省出11~12万金的钱财,用于偿还债务,在今年贤者大会结束之前,各郡县都要制定一个偿还债务的计划表,上报给贤者大会,由天下的贤者监督执行。”

“每年上计予以检查债务完成情况,检查到没有完成债务任务的地方郡县汉吏,一刀切地降低一等评级。”

此言一出,全场寂静,尤其是大汉的九卿|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.c o m,地方上的太守脸色沉的能滴出水。

这年头一向是增加开支容易缩减开支难,尤其是今年的经济危机,地方上的郡县为了自救,已经极力压缩开支,现在还要他们精简人员,地方上做事的汉吏,只怕都要撂挑子。

大汉正处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当中,朝廷政务也是极其繁琐,数量庞大,而且每年还在增加。

加上徐凡这个天子是工业化时代的人,他带来了很多工业时代的习惯,更增加了下面汉吏的政务。

所以大汉地方上的汉吏要处理政务是极其庞大繁琐的,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同行秦吏。

前两年经济繁荣,加上地方的作坊有大量的结余,很多汉吏每年的奖金,甚至都超过了他们的俸禄,当时下面的基层小吏虽然劳累,但因为他们俸禄高,待遇好,还能积极主动的去处理政务。

但今年地方郡县的奖金被砍光了,下面的汉吏怨声载道,这些太守明显可以感受,汉吏处理政务的效率直线下降,能拖就拖,能推就推,他们很难做到像以前那样指挥如臂。

但军人出身的太守们也明白,这种事情是不可避免的,想要下面的人积极主动做事,一要钱给的够,二就要带领他们弄出政绩,让他们看到晋升的希望。

偏偏今年的经济危机,相当于让他们打了一个大败仗,政绩什么就不要想了,朝廷没有处罚就算不错。

这本就降低了他们的威望,结果因为经济危机,引发的财政危机,他们连钱都给少了,下面的人自然不可能像几年前那样用心做事。

现在朝廷还要继续让他们刀刃向内,下面汉吏的怨声只怕要沸反盈天。

郦商马上道:“丞相,今年为了应对经济危机,下面的汉吏可以说付出了极大的辛劳,现在朝廷不奖励他们也就算了,毕竟朝廷没有钱,大家也能理解,但还要看砍他们一刀,朝廷这么做,是不是有点太不近人情,底下的人只怕会不服气。”

陈锐也说道:“今年朝廷上马大量的工程,每郡的政务量都有极大的增加,陛下一向教导我们权责对等,总不可能下面的人事做多了,钱反而少,如此为难人,这不是我大汉朝廷的一贯宗旨。”

其他的郡守也开始抱怨连连,这条件带回去,下面的人真有可能撂挑子不干。

这个时候秦泊反驳道:“这天下只有那些汗吏难,普通的百姓就不难。

这次的经济危机导致长安城的工匠普遍降薪两成以上,地方上的郡县甚至达到了三成到一半,你们说这天下的百姓难不难。

他们老老实实做事,本本分分做人,忽然之间收入就锐减,甚至还得被迫背井离乡去百越之地,南阳之地垦荒,你们都说下面的汉吏难,要不大家换一换,让汉吏去南洋,百越垦荒,垦荒的百姓来帮他们处理这些政务。”

张强马上反驳道:“秦泊,你这不是在无理取闹,百姓他们哪有处理政经验。”

秦泊冷笑道:“张强成为汉吏也不过就这几年的事,怎么的你张强都能当太守,普通百姓当个百石小吏有问题?”

张强一时间无言以对,这话不能继续再讨论一下,再讨论下去,有点政治不正确性,大汉朝廷一直宣传的是自己有天下百姓支持,才获取了天下,这是大汉朝廷的法统来源。

他们这些泥腿子没有高贵的祖宗,没有贵族血脉,为什么能成为诸侯,成为贵族,成为两千石的太守,就是因为有天下的百姓支持他们,他们为百姓服务,百姓酬谢他们以爵位。

叔孙通道:“秦贤者,我等现在不是在学问讨论,而是实实在在的要解决问题,下面的人汉吏不是圣人,知道朝廷现在困难,大家同舟共济,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。

他们有想法,钱给的不够,他们自然会有怨言,处理政务的效率必然会下降,这反过来还是会影响天下的百姓。”

秦泊道:“即便现在钱庄的利息下降,但一年的利息仍然高达一成,每年的利息就高达4万金,这相当于我大汉的一个大郡的税收,大汉的税金从哪里来?还不是百姓上缴的,这笔债务拖得越久,对百姓的压力就越大。”

经济危机开始,为了促进工商业的发展,大汉的四大钱庄统一调整了利息,存款利息降到了半分,贷款利息降到了一分,要不然大汉一年就要偿还8万税金,压力会更大。

夏侯婴想了想道:“丞相是不是把这笔债务看得太重,为了应对这次的经济危机,朝廷筹集了100万金,保住了大汉经济发展的成果,最后也只欠了40万金。

可以看出增加债务,可以推动大汉的发展,只要我大汉保住了高速发展,增加的税金也可以覆盖这笔债务,以我大汉的体量,40亿的债务算什么?哪怕是百亿债务也能承受得住,朝廷又何必这么扣扣索索。”

(本章完)

最新网址:bi xiasheng hua.c o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