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bi xiasheng hua.c o m 按王副院长事先交代,到1月19号的上午八点。

陈钧就提前组织,这次陆院所有参赛的队员,全部到东大门处集合。

他们要代表学院出发去京都了。

得到消息又没啥事的学员,有不少人都随着人潮涌到东大门周围,满脸写着羡慕的盯着从远处走过来的陈钧。

毕竟是代表队啊。

军校四年生涯,有多少人可以拥有这种机会?

大门外面。

已经停着一辆蓝色的大巴车,是陆院后勤部门,专门给这次上京都的代表队准备的。

似乎陆院后勤挺喜欢租这种车。

因为在陈钧印象中,两年前去京都参加总政的考试,学生会前会长,楚鸿飞他们就坐的这种车。

不过这事吧,也没啥可挑剔的。

西京距离京都,路程差不多一千一百多公里。

这么远的距离,学院要是不管,那他们参赛的队伍就只能坐火车去。

现在总归是方便多了不是。

“陈钧加油啊,到了京都把其他代表队都挑翻,冠军就是咱们的了。”

“对,干翻他们。”

“陈会长加把劲啊,我们都等着好消息呢。”

当陈钧拉着行李箱,一路纵队带上其余九名队员,要离开学院时。

聚集在附近的人群,有人大声的鼓励。

陈钧闻言,他只是笑着抬手挥了挥,并没有做出回应。

这京都还没去呢,具体到那会碰到什么对手,陈钧自己也不知道。

现在就说挑翻所有人,多少还是有点不大合适。

大巴车旁。

副院长王占廷以及学院五六名导师,比他们来的还要早。

此时就在旁边等着。

和远处聚集的学员打过招呼后,陈钧快速带队来到王占廷跟前立正,敬礼。

“报告副院长同志,代表队应到十人,实到十人,已经全都到齐。”

“好。”

王占廷回礼,随即目光扫了下同样提着箱子,立正列队的赵锋,梁魁,温启明几人。

他踱步走到队列跟前,帮助其中两人整理了下身上的军装后。

这才退后几步,震声道:“同志们,闻令而动练为战,只争朝夕踏征程。”

“人生能有几回搏!!!”

“这次去京都我不给你们太大的压力,只要求一点,眼睛里面要给我坚定方向,脑海中永远有任务,脚底下永远有力量,肩膀上要永远有责任。”

“尽力做到你们的极限,不要错失这次大赛提供的平台。”

“我们去往京都,就是要和那些强队比一比高低。”

“同志们,有没有信心挫败即将面临的对手?”

“有!有!!有!!!”

一声高过一声的回应,彰显了这次代表队的决心。

“好,登车。”

王占廷大手一挥,安排解散。

陈钧站在旁边立正身躯高声道:“全体都有,向左转,带上行李,出发。”

踏踏踏.

尽管代表队人数的确不多,至少比起远处聚堆凑热闹的几百名学员来说。

陈钧他们这十人,着实显得有些寒酸了都。

但每个人那种参战的气势可不低啊。

被副院长给刺激了几句,这会都恨不得立刻冲到赛场。

跟其他队伍真刀真枪的干一架。

除了他们参赛的队伍之外,站在副院长旁边那六名导师,也是要跟着去京都的。

其中就有杨帆的表姑父苏冠峰。

这些导师,在名义上算是带队过去的人。

但事实上,压根就不是那么回事。

导师带队的能力,说句不好听的,别说不如陈钧了,恐怕连何京都不如。

学院的导师让他们搞搞研究,教教学生那没毛病。

专业对口,基础都扎实的很。

就是没有啥带兵的经验。

所以临出发前,王占廷又拉着陈钧叮嘱了几句。

总结下来就三点。

第一,去了京都的赛场代表的就不是自己了,而是代表着整个陆院。

竞赛期间各方面都要注意,各军事学院之间的竞争不止是体现在赛事上。

还体现在其他细节方面,总之就是严格约束,要遵守纪律之类的。

第二,特意交代陈钧要多开导其他队员不要受外界的影响,不管这次大赛安排的规模有多大,场面有多热闹,规定有多严格。

那都是万变不离其宗,以大赛为准,就跟在陆院多媒体教室一样,别紧张。

第三,有机会就多表现,不要藏拙,有机会就把握,有平台或者采访该上就上。

信息化时代的到来,上面也需要通过一些赛事,了解军事学院的平均水准。

当然了。

人家副院长,肯定不会把话说的这么直白,王占廷只是用几句话概括一下。

是陈钧自己从这些话当中,读出另外的意思。

最让他意外的是,临上车前,王占廷又刻意的提起了,前两天说起的那位总参首长。

听副院长那意思,对方在后续又安排人往学院打过两次电话,询问这边的情况。

这次去京都,很可能会遇到这位总参的首长。

但更多的,副院长就没多交代了,可能他也不知道吧。

陈钧微微沉吟了下,告别副院长后。

他这才提着自己的行李箱,塞进大巴车侧边的储物仓中。

挥手又告别远处聚堆的学员,随即快步跑到车厢里面坐着。

大巴车启动。

可能这趟去京都,有多名导师在车里坐着的缘故。

整得何京他们几个平时喜欢闲聊的人,都默契的坐直身体,不吭声。

杨帆表现的最夸张,这孩子因为他表姑父在,好像是生怕给亲戚丢人似的,身体紧紧抵住大巴车座椅。

全程仰着头,那姿势都能跟阅兵的仪仗队拼一拼高下了。

一个坐姿,硬是坚持着从陆院东大门出发,大巴车都跑到青银高速公路上的时候。

他才放松了一些。

也许是发现前排座位上,那几名导师都休息了。

老杨才悄摸着伸脑袋,扫了眼陈钧的位置后,撒腿弓着腰挪过来,坐在陈钧身边。

“你怎么整得偷偷摸摸的?”

陈钧此时,正用手拄着脑袋,看车窗外的田野呢,注意到杨帆坐过来,他随口问了一声。

“不是啊班副,我总觉得跟我姑父一起去京都,这浑身都不自在。”

杨帆苦笑了一声。

继续道:“没去的时候吧,感觉终于能在亲戚面前表现表现了,可真要上京都,我这心里又没底。”

“别担心,这不是有我呢,”陈钧闻言,他收回目光,转头对着杨帆笑了笑。

这种事怎么说呢。

陈钧自从读陆院开始,这将近三年的时间里,班里最活泼的就是杨帆。

每次整内务,杨帆也会挑最难做的工作,比如去公共卫生间打扫,他都是最积极。

平时也喜欢跟何京,梁魁这两個人呛着来。

但陈钧从这些细节上,很早之前就发现。

从小在亲戚家寄宿的孩子,哪怕是长大了,那种自卑的心理都挥之不去。

还多少带点讨好型人格,每次抢着主动去刷卫生间就是例子。

正常人家长大的孩子,谁抢这活啊。

至于跟何京对呛,一开始纯属是想让人家关注到他。

不过还好,杨帆性格并不孤僻,平时也看不出来啥不对劲。

这跟亲戚坐到一辆车上后,那种忐忑想要表现的心理,就像一下子爆开了。

整得他坐卧不安,压都压不住。

“你别紧张,这次导师去京都,是和其他学院进行交流,跟咱们是同行不同任务。”

“你该干啥就干啥。”陈钧宽慰了几句,随即抬头扫了一眼苏冠峰坐的位置。

发现那几个导师的确是没啥动静了。

陈钧干脆起身推搡着杨帆,带他坐到车厢的最后面,也就是距离导师最远的位置。

而后继续转头看着车窗外的景色。

这个时候的景色,其实并不美,毕竟是冬天,到处都是光秃秃的,除了偶尔出现成片成片的麦田会绿油油之外。

别的没啥可看。

但眼下这种情况,陈钧也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
他知道杨帆的情况,也知道对方那种矛盾心理的来源。

可他又不是医生,更不是心理学专家,所能做的只是让杨帆离的远点,心里可以放松一些。

要不然,一路上动不动就挺着腰板坐。

就算人能受得了,那两侧的腰子都不一定能受得了。

陈钧和杨帆两人换座位,只是途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。

没有人刻意的去关注他们。

大巴车速度并不快,西京距离京都一千多公里,上午八点多出发。

等他们顺利抵达京都育慧里4号时,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。

车辆停稳。

陈钧先是从座位上起身,转头弓身扫了一圈车窗外的建筑,发现他们像是在一座广场上。

就连何京这个本地人,都伸着脑袋好奇的观看所处的位置。

连他都不认识。

陈钧索性也不瞅了,反正瞅也白搭又不认识,干脆抬手拍了拍低声道:“同志们,到地方了。”

“检查你们的随身物品,准备下车,注意列队纪律。”

“下去后不要乱跑,等上面的安排。”

伴随着陈钧的提示,坐在最前排的那些导师率先起身,从大巴车上下去。

这导师毕竟是导师啊。

人家过来,是要参加学术方面的交流,不需要带行李啥的,这边都会安排。

不像陈钧他们,参加大赛还要大包小包的提着。

等苏冠峰他们刚从大巴下去,广场不远处就开过来一辆小型的电车。

电车造型有点酷似景区的那种观光车。

没有车牌。

京都这种地方能出现这种车,陈钧猜测着应该是协会内部专用的车辆。

观光车来了一辆,总共也就六七个座位,显然不是为了接他们这些参赛队的人。

等车停稳,驾驶座上下来一名年轻的小伙,跟几名导师说了几句什么。

随后,苏冠峰,也就是杨帆的那位表姑父,便转身朝着他们这边走来。

陈钧见状,他急忙松开手里的行李箱,朝前迈了几步。

“嗯,那小陈,你们先在这等着。”

苏冠峰说着,还特意抬手指了指身后的电车,补充道:“一会会有人过来接,给你们安排住宿的地方。”

“注意明天的大赛不要耽误就成,晚上也别到处乱跑,伱记得约束点他们。”

“我们就先坐车过去了,还有点事情要办。”

“好的。”陈钧点点头。

他仰头看着同行过来的几名导师,被电车接走。

正准备带人去旁边休息下,等人来接时。

他旁边的何京,突然像是如梦方醒般,咧嘴笑道:“我靠,我认出这是哪里了。”

“这是朝阳区育慧里,我说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,小时候好像跟我爸来过这。”

“看过这里的科技展厅。”

“如果我印象没错的话,以前的展厅应给在那个位置。”何京抬手指向左手边。

他神采奕奕的说着,似乎是想等别人夸他两句。

可惜,对于何京这种话题,众人并不是很感兴趣。

毕竟,除了在这种大城市长大的人,小时候可以接触科技馆这东西。

其他参赛队的大多数学员,都只是在书本中看到过。

现实中没见过,就很难引起共鸣啊。

梁魁更是神情唏嘘的看着周围,他忍不住笑道:“原来|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.c o m科技馆就是在这种地方啊。”

“我记得读书的时候经常看到书上说啥夏令营,还有少年宫啥玩意的。”

“我到现在都没整明白啥是少年宫。”

“魁哥,快别说了,你好歹还能记住少年宫。”杨帆撇着嘴,他松开手里的行李箱,掰着手指头数道:“少年宫我小时候都不敢想。”

“记得那时候最想去水上乐园,到现在都没实现,想要一个毛绒小熊,快十年了也没得到,还有燕麦糖,洞洞鞋,蜡笔,奇趣蛋。”

“这些玩意我小时候都想要,一样也没弄到,你还想去少年宫呢。”

坐了一整天车,期间没啥人开口,这导师刚一走,几人就聊嗨了。

陈钧站在一旁听了会,笑道:“行了行了,学院安排咱们过来是参加大赛的,可不是比惨的。”

“少年宫我也没见过,但那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东西,九十年代就已经很少了。”

“咱们也别讨论这个了。”

“走,过去那边等着人来接咱们吧。”陈钧率先带人走向广场比较偏点的地方。

毕竟这大晚上的,他们都穿着军装,站在显眼的地方也不合适。

刚刚才认出这是哪里的何京,听室友提起少年宫,他张了张嘴,最终还是没吭声。

其实他想说看少年宫还不容易?

他们现在就在京都,而京都的少年宫是最有名的,皇家宫殿都是少年宫的教室。

只可惜他们来晚了,京都的少年宫在前两年已经从寿皇殿建筑群迁走,如今再想看,怕是没啥办法了。

几人闲聊着等了大概有五六分钟吧。

广场另一侧,快步走过来一名年约四十多岁,胸前还带着工作牌的中年女子。

她来到众人跟前,先是抬头打量了一眼,才笑着询问道:“你们好,请问是西京陆军边防学院的同学嘛?”

“对,您是?”

听到询问,陈钧主动上前回应道。

“哈哈,不好意思啊同学们,刚才有点事耽搁,来晚了。”

中年女子将自己的工作证取下来,递给陈钧,道:“我是京都科学技术协会,图像图形学会工作员林君雅。”

“我负责给同学们安排住处,跟我过来吧。”

“刚才有些事情耽搁了。”

“那麻烦林老师了。”陈钧扫了一眼对方的工作证,并没有伸手去接。

这又不是军事基地,更不是他们的陆院,到了人家的地方,还犯不着检查人家的证件吧?

“不麻烦,走吧同学们,兵棋推演大赛明天才正式开始。”

“今晚你们都住在协会的招待所,到时候会有人通知你们。”

自称林君雅的女子,走在前方带着陈钧他们,从广场的一侧绕了有几分钟的样子。

随后将他们带到一处有些类似宾馆的地方,应该就是他们协会的招待所了。

陈钧还好说,毕竟阅历比较深,哪怕这次大赛安排的地方跟以往不同,也没感觉有啥奇怪的。

可杨帆,梁魁,温启明他们就不一样了。

这帮家伙都是读完高中就去陆院,几乎没怎么外出跑过,认知都比较单一。

猛的离开学院那种环境,看外界的东西,什么都是新鲜的。

京都科技协会不愧是名声在外,他们安排的招待所,环境可不是部队里面,或者是学院里面的上下铺。

都是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大床房。

两人一间,陈钧他们十个人占了五间房,比起陆院八人一间,环境已经好的多了。

林君雅将人带到招待所三楼,她抬手指着楼梯拐角左侧的方向说道:“同学们,你们自己挑选住的地方吧。”

“选好后安排一个人到一楼做下登记,不用详细登记你们的房间号,只需要把学院对应的哪几个房间登记了就行。”

“晚饭的话,十一点之前咱们招待所都有饭菜,都是免费,可以去后面食堂吃。”

“再见了同学们,我还要去接其他学院过来的同学,你们先收拾吧。”

“谢谢林老师!!”

陈钧几人赶忙回应了一声,随即拉着行李各自挑选房间。

就在陈钧他们这边刚刚抵达招待所,住处都还没规整好呢。

招待所一楼入口处,一名三十多岁的中校军官,大步走进大厅。

他进来时,恰好迎面碰到林君雅下楼准备出去。

两人显然是认识。

军官抬手指了指头上,询问道:“西京陆院的人都来了嘛?”

“嗯,来了,在三楼,刚安排住宿。”

“好,谢谢了。”

得到消息的中校军官点点头,随后迈开大步,朝着三楼走去。

(本章完)

最新网址:bi xiasheng hua.c o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