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bi xiasheng hua.c o m “双生子的心灵相通?”

听了这话,狄进的眉头都不禁扬了扬。

这研究挺全面啊!

双胞胎的心灵感应都出来了……

后世对于双胞胎之间是否存在着心灵感应,也是讨论度极高,且相关事件经久不衰,比如同胞的兄弟或姐妹,远隔千里知道另一个人要干什么,比如遭逢祸事的感应,考同样的分数,一起生病等等。

但用科学的角度来看,同卵双胞胎的基因相同,本就决定了两人拥有相同的脑神经蛋白质结构,在智力、体力与一定的情绪方面,会产生先天性地一致,再加上后天所受的教育、家庭、生长的环境往往一样,在思维活动中做出同样的选择,其实就很正常,根本不是什么感应导致的。

不过连后世都有不少人信这个,更别提古人了,有些地方还流传着双生子不详,现在倒又有心灵相感的探索,只是有一点,让狄进也为之不解:“心灵相通与起死回生,有何联系?”

宝神奴显然关心过这件事的进展:“‘司命’起初语焉不详,不过后来在我的追问下,此人承认过一点,双生子若有心灵相通之能,那血脉间的‘传度’,就有了实现的可能!”

狄进道:“‘传度’?”

宝神奴道:“我起初也不明其意,后来与‘祸瘟’的书信往来中,才有了大致的推测,‘司命’对于佛教的转世之说十分笃信,认为灵魂是可以‘传度’的,故而所追求的‘长生法’名‘转生法’!”

“佛教的转世之说?”

狄进目光一动:“‘司命’‘祸瘟’与你的交流中,可曾提到过特殊的佛教?”

佛教有轮回之说,认为灵魂是不灭的,被迫地在不同的生命形态之间生死变化,不过轮回之间,还有有很大区别的。

比如有的轮回是被无明驱使的生死流转,无法控制,有的则是在菩萨度化众生的愿力下,产生的自由出入生死的活动。

所以后来的藏地佛教,将佛教的化身说、度众说和世俗的灵魂说、转世说的结合,出现了转世尊者。

狄进对于藏地佛教的了解并不深,大致上记得宋朝初年,对应到藏地佛教那边,是灭佛后又兴起的“后弘期”,但转世尊者的思想有没有出现,并不明确,故而有此一问。

“吐蕃的佛教?”

宝神奴摇了摇头:“我们在信中的交流确有谈及佛法经文,但是不是吐蕃的佛教,我就不知了,你怀疑他是吐蕃人?”

“‘祸瘟’说过,几代‘司命’皆行走天下,居无定所,这样的人必定见识广博,即便了解到藏传佛法,也不见得就是吐蕃人……”

狄进说到这里,换了个角度询问:“‘司命’所谈及的佛法,有没有异于宋辽佛法的地方?比如喜欢用一些古怪的祭器?”

宝神奴仔细回忆片刻,眉头一动:“是了!‘司命’喜颅骨,许多乞儿的尸体,就被此人的追随者取走了,我本以为他是要研究我的银针刺穴之法,如今想来,也可能是专门用颅骨祭炼法器!”

狄进记下这点,接着问道:“‘司命’的追随者是什么模样?”

宝神奴道:“是一位身穿黑衣,戴着斗笠的男子,身高臂长,年岁不大,他以‘司命’的追随者自称,‘司命’与我书信往来,便是此人传递!”

狄进道:“似卢管事?”

宝神奴评价道:“此人的轻功,比卢管事更甚一筹!”

狄进目露沉吟。

从如今获得的线索看来,“组织”对于“永生法”的追求,又能分为两大类。

一类是肉身上的不死,即“祸瘟”追求的“神通法”,让人体拥有超凡脱俗的能力,或“长春”追求的“人种法”,让人百病不侵。

这固然在现阶段无法实现,但至少方向上还有些靠谱。

一类是精神上的永生,即“司命”追求的“转生法”,将灵魂通过类似于转世的手段,传到另一幅躯干上,籍此实现不死不灭,灵魂永存。

肉身衰败,将灵魂传入信息空间,实现另类永生,不得不说,这很有想法,也过于超前!

狄进想到这里,突然问道:“依阁下之见,长生能够实现么?”

“当然不能!”

宝神奴冷冷一笑:“那么多帝王将相,有谁活到现今的?天子集一国之力,都无法长生,就凭这些藏在暗处的家伙,也配长生久视?”

狄进道:“你是‘长生法’的间接受害者,又是旁观者清,当然能看明白这点,那么对于‘组织’的成员来说,他们的忠心和凝聚力该如何维持呢?”

宝神奴道:“我是难以理解这些人所思,但想来必定是有些看得见的好处,才能让他们继续坚持下去。”

“不错!”

狄进点了点头:“无论是‘祸瘟’的‘神通法’,还是‘长春’的‘人种法’,虽然没有达到他们所求的目的,但还是看到了一些短期的收益,更有益于秘密宗教弥勒教装神弄鬼,发展信徒。正是这些阶段性的成果,才让‘组织’有了继续探索下去的希望,‘司命’作为‘组织’的灵魂人物,所做的研究,更应该如此……”

“阁下之意,‘司命’的‘转生法’根本没有收益,也就不能服众?可现在其他人员明明对其极为信服,是不是意味着,此人有着非比寻常的手段?”

宝神奴目光闪动,他在不疯的时候,反应极快:“‘祸瘟’老鬼的《神通法》里,以‘灵觉神通’最难开启,‘司命’代代传承,这继承的条件是不是就是‘灵觉神通’的开启者?”

狄进心中就是这么想的:“很有可能,‘司命’开启了‘灵觉神通’,在精神上有着超乎常人之处,他的阶段性研究成果,便与‘巫术’有关!”

宝神奴眼睛亮起,立刻道:“如此说来,‘司命’在西夏的身份,是一位祭司?”

《黄帝内经》素问篇里面有记载,古之治病,惟其移精变气,可祝由而已,远古时期的人治病,只要施展祝由之术就可以了。

祝由术即巫术,有着心理暗示、催眠等作用,讲白了就是用心理作用,靠着身体的自愈能力来治病,不能说没有成功率,但当然不如药物治疗的稳妥。

而哪怕成功了一例,落后的时代和地点就会崇信这种方法,不说西夏,宋朝这边大军出征时,都有人喜欢占卜吉凶,甚至占卜到不利的结果后,还想要召回军队。

嗯,做这种蠢事的,叫宋徽宗赵佶。

“司命”如果于精神方面的研究有所建树,能够有一套装神弄鬼的祝由术,在西夏的身份,完全可以是一位饱受尊敬的祭司,一旦获得掌权者的信任,行为更加自如,研究更加方便。

“很好!”

&|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.c o mnbsp; 经过探讨,原本十分模糊的“司命”形象,终于有了重要的进展,哪怕不见得完全正确,也比大海捞针强了,狄进满意地点点头,结束了对话。

而就在他走出车厢之际,身后传来宝神奴充斥着刻骨仇恨的话语:“狄相公,抓住‘司命’,你来日就算处死我,能和这個家伙一起下无间炼狱,我也认了!”

……

并州。

城外。

一群人望向官道尽头,正翘首以盼。

雷彪正在其中,身边只有一个儿子,三名随从,相比起浩浩荡荡的狄家上下和晋阳书院的近百名师生,反倒显得低调许多。

经历过几年前的官家亲母风波后,这位曾经雷厉风行的老虎,开始深居简出,将雷家的产业全部交由长子雷治打理,哪怕在生意场上,儿子终究不如他老道,损了些利益,也完全不在乎。

因为雷家真正的依仗,是二子雷濬在京师得了李太妃和官家的赏识,入机宜司为提点,位卑权重,三子雷澄在边地立下功勋,如今同样成了从九品的三班借职。

最关键的,还是与那位的关系。

“为官数载,竟已是一路经略相公,当真不可思议!”

虽然早早定下了靠山,但当狄进知麟州,为河东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副使的消息,传至并州时,雷彪都神情恍惚,感觉有些不真实。

这何止是青云直上,简直是一飞冲天!

照这个年纪和发展势头,岂不是要打破晏枢副的记录,三十岁甚至三十岁之前就入两府?

不过想到当年狄进还是一文不名的白衣,就敢反过来逼迫雷家和皇城司,令雷家杀死江德明的侄子江怀义,作为投名状,这般勇谋之辈,能有如今的成就,似乎也不奇怪了……

“幸好屈服得快,若是一念之差,负隅顽抗,我雷家如今已是不复存在……”

雷彪这般性情的人,都不禁由衷地升起这样的念头。

正想着自己如何有先见之明,当即就降了,耳畔传来声音:“爹!”

“嗯?”

雷彪侧头,看向长子。

雷治与他的眉眼最相似,却没有那股以德服人的凶横之气,而是纯粹的富家翁气质,此时低声道:“爹,州衙的官员至今未至,是不知道狄相公要来并州么?”

“车队走的是官道,每日行程的消息早就传来河东,他们岂会不知?州衙的人不来倒也罢了,但路一级的经略司也一人不至,这就是有意为之了!”

雷彪冷哼着道:“看来这位韩知州,是不满于狄相公的年龄和资序,要与之碰一碰了,那些盯着州衙的人手,再多派些!”

雷治一惊:“爹,这……这不合适吧!”

他们说白了只是地方豪族,皇城司和机宜司的背景在这等朝廷大员面前都拿不出手,派人盯梢知州的一举一动,实在太大胆了。

“只是观察州衙动向,防备辽夏谍细,又不是要对知州不利,你慌什么!”

雷彪平日里对于长子的稳重还是很满意的,他的手段凶狠,往往不留余地,但现在积累了相当的财富,就不能再这般下去,而是要转为守成。

不过此事除外,雷彪面容严肃,告诫儿子:“你要记住,韩知州一旦与狄相公交恶,我们雷家要旗帜鲜明地支持狄相公,不要有半分迟疑!”

雷治神色也坚定下来:“孩儿明白!”

如今的并州知州,叫韩亿,同样是宰相王旦的女婿,娶的是王旦的长女,吕夷简之子吕公弼娶的是王旦的四女,两人还是连襟。

当然,这样的关系不代表韩亿就是吕氏阵营的,恰恰相反,韩亿与吕夷简保持着相当的距离,历史上范仲淹进《百官图》,弹劾吕夷简任人唯亲,扰乱官员晋升资序后,则希望举荐韩亿为相,认为这位能秉公执政,不偏不倚。

韩亿的官声确实比吕夷简要好,不过就执政能力而言,与吕夷简相差甚远,后来身为台谏言官的韩琦,一道劄子弹劾了四位宰执,正是当时任宰相的王随和陈尧佐,任参知政事的石中立和韩亿。

韩琦连疏四人的过错,痛陈宋朝八十年太平基业,绝不能“坐付庸臣恣其毁坏”,结果这四人于同一日内或贬或黜,由此诞生了一个典故,叫“片纸落去四宰执”。

实际上,这四位宰执的过往都颇有功绩,并不是真正的庸碌臣子,只是以他们当时的年龄和能力,已经不足以担任两府宰执,维护国家的稳定。

而韩琦的这起弹劾,也被视作“庆历新政”的前奏,体现出朝局日益僵化,三冗问题的暴露,急需注入一股新的风气,让更有担当的重臣执政,可当范仲淹入两府,宰相杜衍为之保驾护航,正式拉开新政的序幕,由此产生的反扑之强,又是官家赵祯和范仲淹等庆历君子意料不到的。

现在国朝并没有为了抵挡李元昊的入侵而疯狂暴兵,反倒是磨刀霍霍,想要解决西夏这个边患,再将河西之地收复,如此一来,重州要地的官员也有了变化。

历史上并没有知并州经历的韩亿,被调了过来,执政这个河东重地,这倒不是防备西夏,而是戒备辽国,因为韩亿在两年前,也曾为龙图阁待制,奉命出使过契丹,为辽主贺寿,有着对辽的外交经验。

得这样一位老臣坐镇河东,朝廷原本是放心的,但现在随着机宜司的禀告,吕夷简的举荐,最终又将狄进调来河东,表露出的态度不言而喻。

在对辽对夏问题上,狄进比韩亿更加合适。

年近五十的两朝老臣,被一个毛头小子给比下去,任谁都不会痛快,再加上守旧因循的老臣,一直都很反感年轻官员的超迁,做些安排就并不意外了。

“年轻官员一步登天,让排着年队、等着按次序依次升官的老迈庸官愤恨不已,本以为韩知州不会如此,没想到也不能免俗……”

“哼,夏蛮子真要打过来,会顾忌伱什么两朝老臣,多少年资序么?”

雷彪喃喃低语,无意间倒是与公孙策的观念不谋而合。

平日里也就罢了,在大战交锋的期间,还一味论资排辈,在他看来实在是最愚蠢的事情,幸得如今的太后和官家慧眼识珠,才有了这份任命。

似狄进这般大才,就该任命他当经略安抚使,副使都委屈了!

“来了!来了!!”

想到这里,随着视线尽头的小黑点出现,再逐渐放大为行进有序的车队,狄氏族人和晋阳书院的学子们率先沸腾。

狄家以狄元昌为首,晋阳书院以郭承寿为首,纷纷迎了过去。

看着那道英武的身影策马迎上,与家中长辈见礼,与书院同窗欢笑的身影,雷彪倒是不急。

以他两个儿子与这位的关系,根本不必急于在这个衣锦还乡的荣耀时刻贸然凑上前去,只要来此表明态度,再将事情办好表明能力,就可以了。

果不其然,狄进虽被亲朋好友包围,一位面容清秀,气质沉稳的少郎却很快走了过来:“雷员外!”

雷彪打量一下,展颜露出笑容:“可是林管事当面?”

“不敢当!在下只是书童,并非管事,雷员外称我一声‘小乙’即可!”

林小乙躬了躬身:“这些年俺的家中,多蒙雷员外照顾了!”

“哎呦!这是哪的话!”

雷彪赶忙扶住,他早就查出来,当年那些不成器的手下,还抢过这孩子钱的,由此对于林小乙一家人格外关照,此时眼见这位狄进身边最亲信的书童眉眼温和,才暗暗松了口气,好一阵寒暄,几乎是当成子侄般亲热后,才低声道:“州衙官吏未至,路一级的三司也没人来,小心那位韩知州!”

林小乙闻言神色不变,好似落入耳中的不是一州的最高官员,只是无关人员,平静地道:“时局紧迫,不可怠慢,我家公子不会在并州久留,将北上忻州代州,往雁门关,会见陈兵边境的辽军统帅!”

雷彪听得愣住:“啊?”

林小乙露出温文尔雅的笑容,进一步解释道:“所以请雷员外放心,经略安抚司的官吏,会来城外听命的!”最新网址:bi xiasheng hua.c o m